让更多人爱上大红袍——访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
本报记者 裴礼辉 李 茜
武夷山茶企组团参加济南茶博会
2014年9月8日,带领26家武夷山茶企走进厦门,参展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10月16日,济南的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上,又组织16家武夷山茶企组团亮相济南,为济南增添一道韵味十足的“岩茶美味”……
近年来,武夷山市茶业局加大力度,持续做大品牌营销。对内积极承办好每年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中蒙俄50个沿线及关联城市的官员、学者、业界知名人士共200多人出席,进一步增进沿线城市的茶叶、旅游、文化和经贸往来。
对外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思路,大力开展茶旅营销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北京、广州、大连、济南、哈尔滨、上海、深圳等城市,带领企业参加茶业品牌营销活动。2014年组织70多家企业参加了上海、天津、马来西亚、大连、北京等地展销活动。
大红袍营销的步伐,直到进入11月,才稍微缓了缓。毕竟,11月16日,第九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就在武夷山。“以后,还将陆续开展相关活动,加大武夷山茶的营销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大红袍、爱上大红袍。”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表示。
陈泽财的语气里透着满满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他对武夷山茶文化深厚底蕴的了解,来源于武夷山茶品质可靠而上乘给了他的底气。
强化品质管理
武夷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优势共同铸就了享誉中外的武夷岩茶。
陈泽财说,武夷山的生态优势是武夷岩茶得有盛名的功臣之一,生态优势为武夷岩茶的质量优势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头带帽、腰绑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模式,几乎覆盖了整个武夷山。
茶叶质量安全上,持续强化品质管理。陈泽财介绍,近年来,武夷山积极扶持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有机茶基地。整合现代茶业生产项目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茶园排蓄水系统、品种改良、茶园低改等茶园建设工作。2008-2013年,连续六年争取中央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4937万元,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6万亩。2014年成功申报为第三轮(2014-2016年)中央现代茶业项目实施县,已争取2014年项目资金800万元。
同时,引导茶企、茶农科学管护茶园,加强武夷山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农家肥和有机肥,加大对违规使用超残留农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不仅如此,武夷山还积极开展武夷岩茶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今年举办了全市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专场培训,针对全市440多家QS获证企业,从食品安全、质量把控、生态要素、有机茶管理、加工制作等方面,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茶农、茶企的质量安全意识。
陈泽财介绍,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武夷山加强了对茶叶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标准,指导企业按照武夷岩茶标准样生产,建立“一企一厂一证一档一牌”的QS必备条件审查工作机制,加强茶叶产品上市前的质量抽检。积极举办春茶质量评比活动,组织开展星村茶王赛、天心村民间斗茶赛、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等活动,引导茶企和茶农提升茶叶品质。
提升品牌,推进市场认知
自上世纪80年代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以来,武夷岩茶品牌在有关部门、广大茶人艰苦、精心培育下,知名度、美誉度得以不断提升。尤其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狠下功夫加强武夷岩茶一系列品牌的培育扶持并通过大力宣传推广,使“武夷山大红袍”相继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正山小种”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市也先后被评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全国绿色原料(茶叶)标准基地示范县等含金量较高的品牌。
同时,武夷山成功承办了六届的海峡两岸茶博会,母树大红袍和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制作的茶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武夷山大红袍顺利入驻上海世博联合国馆,进一步提升了武夷茶品牌影响力。
目前,武夷山市共有茶业类有效注册商标3000多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件(武夷山大红袍、武夷星、元正),证明商标2件(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省著名商标35件,知名商标120件。全市涉茶发明专利数 26项,实用新型专利62 项,外观专利 330 多项。这些品牌和荣誉的取得,使武夷茶真正走出武夷山、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随着消费市场对武夷岩茶与正山小种红茶的喜爱,茶产业已经作为武夷山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与旅游业齐驱并驾,共同助推武夷山经济发展。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借助武夷山双遗地的国际名誉进行造势宣传,推广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让旅游业带动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让茶产业成为旅游业的增值筹码。
不知从何时起,看山戏水的游客增加了看茶园、欣赏茶园风光的内容。在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总是能遇到比较多的游客。绝佳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极品武夷茶,而武夷茶生长的地方也因武夷茶的盛名而成为国内外游客游览观光的极好去处。
在三姑国家旅游度假区,街头巷尾,茶店、茶楼林立,不觉间也想喝一杯武夷茶。有武夷星等品牌店,也有农家自产的武夷茶。无论你是商贾名人,还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武夷茶。
武夷茶让旅游更加有滋有味,同时在旅游推介中成为一个很好的宣传载体。通过茶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武夷山旅游品牌。正像武夷山人常说的那样:山水不能带走,但可以带上一些武夷茶。
陈泽财表示,武夷山从2006年开始的茶旅营销,过去不曾停止,未来也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