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饮大红袍
在《印象大红袍》剧场的一幢建筑的屋檐上,挂着一块“七饮大红袍”的匾额。在节目的设置中,导演们似乎也有意强调“七饮大红袍”的概念。而对于一些还不了解大红袍为何物,或是只知大红袍为“茶中之王”的朋友们,在这里我们借用“七饮大红袍”的名字,分成七期逐步深入为大家提供一些大红袍的基本知识,方便您深入了解大红袍的价值以及武夷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许,诸位看官在点击博客的时候身边正沏好了一杯热茶,那么就请您跟我来初步体会一下大红袍的魅力吧!
“一饮大红袍”!
“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中品质最高者。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方圆60公里,36峰,99座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命名,岩又因茶闻名,故名岩茶。
生在岩壁上的大红袍母树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所以“大红袍”并不是独立的一种茶叶,而是枞茶树的一支。
大红袍生长于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六株,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350年之久。
从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如此珍贵的六株大红袍母树,因而不用施肥它们也生长茂盛。每年的5月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大红袍采茶,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
关于大红袍的历史传说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是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另一种说法则延续了这个故事,后话是状元荣归武夷时听方丈说此茶可治百病,便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不管各路传说如何令人称奇,真正的好茶是不会因为空因几个传奇的炒作而蜚声国际的。
经过多道繁复工序后的成茶
大红袍属半发酵茶,由于茶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而说到大红袍的制茶工艺,则是成就一杯好茶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懂得品茶的朋友一定知道,这茶的第一饮必然还来不及带出茶的最佳味道。而大红袍更是以其滋味醇厚,冲泡七八次仍齿颊留香,拥有最明显的所谓“岩韵”。
那么这第二杯茶,将让您了解到这杯被冠以太多殊荣的金汤是经过怎样的繁复工序诞生的:
在夜光下闪耀的茶叶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采摘的讲究:
每年春天,采摘新梢芽叶3-4叶,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都不能随意混淆。
采摘制作工艺: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步骤细分要有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差不多十余道工序。而重要流程则包括:
晒青:晒青又称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日光萎凋是最好的方式。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上,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技术性极强,为了控制茶中酚类的氧化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杀青: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脱掉部分水分,为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也就是我们在茶叶之乡经常会看到的炒茶过程。而若你来到武夷山,经过旅游区的茶叶店铺门口就能闻到一股极为甜香的青味。
题外话小贴士:大多数人知道“杀青”这个词儿大概都是出自某某影视作品某日“杀青”的报道。这表示这部影视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开始步入后期制作阶段。这与茶叶的处置过程中“杀青”这个关键步骤是相关联的。而“杀青”一词确切是起源于先秦时代,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为使竹简易于刻字且防虫蛀,就把它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定稿时只需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杀青就意味着定稿。因此这个说法就多方向地沿用至今了~
揉捻: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采用轻-重-轻的力道,令桶内茶叶自动翻拌和整形。这种反复的揉捻再回到锅里复炒,不仅能提高茶汤的浓度,也形成岩茶的独有韵昧。
走水焙:就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流水放入90-120℃的密闭的焙窟里,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培,整个过程才10多分钟,工作速度十分紧张。
拣剔
炖火与趁热装箱:拣剔出茶梗和碎末后的茶条先以高温复焙1到2小时,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难怪乎茶客们要对大红袍敬之三分,要用喝功夫茶的程序来品饮它。笑言此茶也是下了功夫经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夸父追日一样的煎熬锻炼才成就出来的。
会带给你震撼的撩青
而如您所见,我们的演出也是捧着一颗为观众制出哪怕一克好茶叶的虔诚心情来筹备的。每个被露水浸湿的早晨,每个被雨水打透的午夜,这些孩子们都在振奋着昂首喊道:今年的茶好啊!或是小心翼翼地传递着那神圣茶树采下的一株带着希望的芽叶……
所以,来吧,来到武夷山,来看看那些热情好客的淳朴的眼睛,来喝一杯她们亲自为您捧上的好茶,来听听他们为您讲的故事吧~